编者按:压力会传染,也就是说,我们容易受到身边人压力水平的影响。然而,不同的人受影响程度不同。对“压力的社会动态”进行研究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管理压力。本文来自编译,希望对您有所启发。
【资料图】
2019年,伦敦希思罗机场。图片来源:Photo by Henry Nicholls/Reuters
本文原作者李世涵(Shihan Li,音译)是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组织行为学和公共政策博士研究生,她对“通过网络视角回答有关组织现象的问题”很感兴趣。
人们的压力水平并不是孤立上升和下降的,把握压力的社会层面影响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压力。
当你所处的工作场所特别繁忙,似乎没有人有机会休息一下时,即使你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工作,也可能会发现,面对弥漫在工作场所的压力或焦虑,保持冷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仅仅看着周围人的抱怨或恐慌,就会引发你紧张的情绪。作为社会性动物,我们天生就倾向于与他人的经历联系起来,“捕捉”他们的情绪,并在事件发生时采用他人的评价方式。
传统上,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是一个人在面对高要求(如不确定性、不可预测性、时间压力、冲突、绩效要求)而应对这些要求的资源又较少的情况下,产生的个人心理反应。然而,近几十年来,有证据表明,人际交往过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这对个人层面的压力观点进行了补充。
例如,米娜·韦斯特曼(Mina Westman)和阿诺德·巴克(Arnold B . Bakker)发表了一系列研究,研究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中所谓的心理压力“交叉”效应。他们发现,在已婚夫妇中,工作压力大的一方可能会把这种情绪带回家中,导致另一方的压力也增加。巴克和他的同事们还观察到,随着时间的推移,工作团队中同事的倦怠程度往往趋于一致或共同演变。艾米莉·巴特勒(Emily Butler)提出了一个“时间人际情绪系统”(TIES)框架,来解释负面情绪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,比如痛苦经历、表达和自主生理机能。
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,我和同事认为,如果把压力看作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现象(一种在社会环境中发展和传播的现象),就能更好地理解压力。在有压力的情况下,其他人的反应可以提供潜在的有用信息。他们可以帮助你解释和澄清形势的要求,以及应对这些要求的可用资源。他人的反应也提供了一个参考点,使你能够确定应对这种情况的适当方式。在聊天和分享观点的过程中,你可能会不断从周围人那里获得暗示,并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规范进行评估,从而对自己的处境有一个更新的认识,进而提高或降低压力反应。因此,你的压力水平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与自己的社交联系人相似。
比如,他们的焦虑会加剧你的焦虑,使你对考试更加没有信心。
为了了解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,请想象你是一名即将面临考试的学生。你感到压力很大,因为你认为这次考试既难又重要,而且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复习。你担心,如果考试搞砸了,学业成绩就会受到影响,也许还会影响自己的暑期实习计划。
现在,假设你学习小组里的同学们看起来都很乐观。当你提到自己的担忧时,其中一位同学说:"当然,我们只剩下一周时间了,但我们仍然可以复习完所有重点,还有时间看看课程笔记和以往的考试题。即使你这次考试考得很差,这也不是影响你能否找到一份好实习工作的唯一因素……”你的同伴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没有你那么紧张,这段对话让你觉得考试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。所以,你面对考试时信心倍增,压力也随之减轻。
相反,如果其他学生跟你说:“马上就考试了,我们快没时间复习了。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的焦虑也会加剧你的焦虑,让你对考试更没有信心,压力水平也随之上升。
最近,我和同事们对压力的社会性进行了探索,研究了约 300 名参加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成年人的压力动态,这些人要么处于职业生涯早期,要么处于职业生涯中期。在六个月的时间里,我们在四个不同的时间对每个参与者的压力水平进行了调查。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,我们发现有证据表明,一个人与其人际网络中其他人的社交互动,与其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有很大关系。具体来说,一个人的压力水平,往往会随着与之交往同伴的压力水平变化而变化。即使我们考虑到人们倾向于选择压力水平相似的朋友,情况也是如此,这表明,我们观察到的压力变化部分是由社会影响引起的。这些结果证明,压力水平和社交网络是相互依存的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共同变化。
我们还发现,社会性对压力的影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。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,当一个人的社交圈子表现出更相似的压力水平时,他可能会受到更大的社会压力影响。例如,当一个人的同事都普遍感到压力过大,或者都倾向于压力比较小时,就会出现这种情况。这一发现与经典的“态度趋同”研究不谋而合,该研究表明,当一个人的态度与其他人有较强的一致性时,就更有可能顺从其他人的态度。如果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信息是一致的,那么这些信息就更有可能被认为是可信的,也更有可能鼓励人们重新评估现状。
压力过大的人往往会去接触那些同样压力过大的人,而这些与同类的互动会加重他们的压力。
此外,我们还发现,某些人格特征有助于减轻来自同伴的压力传染。那些在神经质测试中得分较低、自觉性较高或“内部控制倾向”较高的人,似乎不太容易受到社会对其压力水平的影响。从这些特质各自所代表的含义来看,这一点是有道理的:
神经质是一种性格特征,主要表现为脆弱、焦虑和情绪化。神经质程度低的人在解释自己的处境时,可能较少依赖社会线索,当自己的评价与同伴的评价不同时,较少担心被社会排斥,也较少与朋友一起回忆压力事件。
自觉性体现在自律、深思熟虑和有计划的思考上。高水平的自觉性可以帮助人们监测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动态,然后根据这些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,比如在与压力过大的同学进行了紧张的谈话后,寻求家人的支持,帮助自己平静下来。
具有“内部控制倾向”的人(那些认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生活的人)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。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评估在某种情况下的需求和应对资源,这可能使他们不太可能屈服于他人反应的影响。
对于那些希望降低团体和社区压力水平的人来说,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启示。一种常用的减压策略是帮助人们建立一个更具支持性的社会环境。以社会支持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强调增加社会联系和互动的数量,以及网络中人们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性。然而,这种方法在管理社会群体压力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。
如前所述,压力过大的人往往会去接触那些同样压力过大的人,而与这些同伴的互动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水平。这些过程会导致高压力个体和低压力个体的隔离。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潜在策略。例如,教师可以建议压力过大的学生避免与同样压力过大的同学深度交流(沉浸在问题和负面情绪中)。或者,可以请那些拥有足够个人资源来应对压力的人(这可能包括那些神经质程度低、自觉性较高或“内部控制倾向”较高的人),来为那些正在经历高度压力时期的人提供指导。
与他人分享有压力的经历,并不一定会引发焦虑和担忧的蔓延。例如,在与他人讨论这些消极情绪时,一个人可能会有意识地采取一种更积极、更有建设性的态度,而不是强调“我很有压力”。这可能包括提出管理压力或其影响的潜在方法,或者询问同事采用什么策略来满足需求和应对压力。
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压力是如何在网络中传播的,未来的研究必须深入探究社会影响产生的具体心理机制,以及其他可能防止有害影响的个人或情境因素。在这个快节奏和高要求的时代,许多同事、学生和其他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互动,在这种情况下,持续深入了解“压力的社会动态”,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有效的策略来减少压力成本。
译者:Ja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