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这十几天,22岁的张嘉显见过子牙河大堤不同时段的样子,从清晨到深夜,从暴雨到酷晒。
汛期来临后,张嘉显已连续半个多月没睡过踏实觉了,每天忙前忙后,微信步数都在两万多步。但他觉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,“我年轻,这些都没啥”。
张嘉显是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团总支书记,大学毕业后他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,是这里最年轻的村干部。过去一年里,他把家搬到村里,和村民吃住在一起,也渐渐爱上了这个地方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一次,几十年不遇的洪水涌来,水高庄村的一部分区域就位于蓄滞洪区中,承载着上游泄洪压力的子牙河洪水早早来到这里。紧挨着子牙河河堤的有辛口镇的第六埠、水高庄和当城几个村,大片农田、大棚被水淹没,水高庄村离大堤最近的28户村民早早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安置点。
“村里六七千人,谁家里有困难我们大致心里都有数。”7月底,张嘉显就跟村里的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入户了解情况,给需要转移的群众做工作。
起初大家都舍不得走,张嘉显特别理解村民的不舍,“那是他们住了几代人的家,还有他们赖以为生的耕地和大棚”。他只能耐心地给大家分析洪水的危险性,“要理解大伙儿的情绪,然后慢慢沟通”。
村里农户李大爷的家就在大堤下,起初老人家倔脾气上来就是不搬,张嘉显跟着村干部一次次耐心和他沟通。后来,李大爷成了第一个主动搬到临时安置点的村民。临走前,老人说了一句让张嘉显挺感动的话,“我们老百姓也要舍小家为大家”。
每当这个时刻,张嘉显就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,“基层群众是最可爱的,只要你付出真心,就能得到他们的回应”。
最近几天,张嘉显和近万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救援抢险人员一起,昼夜守在大堤上。子牙河红色预警仍在持续,水位依然处在高位,大家都清楚,守护着千万百姓家园的大堤不能有任何闪失。
张嘉显的任务是在子牙河水高庄村段近两公里的大堤上巡查。他们每天3班倒,3人一班一刻不停地盯着大堤。每天清晨5点多,天蒙蒙亮的时候,张嘉显就会赶到大堤上。
巡查时不仅要考验脚力,还要做到手到、眼到、耳到。张嘉显说,堤上被草木覆盖的地方他会用手拨开查看,看看土壤有没有松动、渗水,不仅要看迎水坡、堤顶,背水坡也不能遗漏。桑拿天里,他们在大堤上这样边走边察看,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了。
2001年出生的高涵博是村里的大学生,汛情出现后他找到团组织,主动参与搬运物资、卡口执勤等志愿服务。
中建三局华北公司的党员青年突击队已在大堤上奋战了十多天,他们在雨中抢险、在烈日下扛起沙袋。很多00后青年冲在一线,他们用身体挡在洪水前,在抗洪前线筑起“青春堤坝”。
抢险应急任务是在7月31日晚9点下达的,中建三局迅速组建5支党员突击队和5支青年突击队驰援静海区抗洪一线,在天津市大清河石堤老龙湾堤防开展防汛应急抢险。
洪水来势汹汹,“防水墙”的施工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。起初,他们花10个小时建成了300米长、1米高、1.6米宽的“防水墙”,但很快就接到了继续加高堤坝的任务。8月3日,“防水墙”高度全部达到7米。
年轻的建筑人纷纷挺身而出。00后赵学和刘杰都是主动请缨来抢险一线的,此前他们正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改扩建工程工作。连续奋战的疲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,在这些年轻人看来,能肩负为1000多万天津人民修筑堤坝的使命,“是我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”。
连日来,天津市公安局静海分局每日出动550余名警力,对台头镇、独流镇、王口镇共计23个村街开展人员摸排、群众转移、交通疏导等工作。在防汛抢险一线,青年突击队的青年民警辅警发挥了生力军作用。
台头派出所的刘华新刚刚入警10天,入职即上火线,和大家一起奋战在防汛一线。这名年轻的人民警察感慨说:“危难时刻,我体会到当一名警察的辛苦,更感受到光荣与担当。”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:中国青年报